历史
特性
缺点
这颗老镜的口径蚀现像非常明显, 慧星像差(漩涡散景,非常漂亮的焦外成像。)味道很足。
所谓慧星像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边角失光引发的口径蚀现象, 造成了焦外某种程度的成像椭圆状变形。」 [2]
格里奥斯 Helios 44—— 史上最庞大的标头系列 玩手动镜头也有段时间了,因为价格便宜成像不错,可能很多影友的第一支手动镜头都是俄头,我也不例外,记得自己用的第一支手动头就是helios 44m-4 改的尼康口,当时冲着便宜的价格和独特旋转焦外入了这只头,成色很渣,但是却越用越顺手。随着对手动头越来越多的热爱,我也是陆续将此系列收集齐。Helios44系列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标头,由于对其喜爱有佳,所以平时也搜集了不少有关此系列的资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整理并且整合了一些并且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与众友分享交流。Helios44系列镜头是典型的双高斯结构的大光圈标准镜头,6片镜头分成4组,在光圈两侧对称布置,其中靠近光圈的那一组是双胶合镜片。 Helios44系列镜头是1950年年初开始研制的。它基于卡尔-蔡司-耶拿的Biotar 58/2镜头的光学设计,最初被称为“BTK”(BioTar Krasnogorskij,大意为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的Biotar镜头)。该镜头1958年开始正式生产(KMZ工厂,后来螺口的格里奥斯44镜头搬迁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BELOMO厂生产,但卡口镜头依然在KMZ厂生产);1972年格里奥斯44M问世,标志着该镜头开始向现代镜头演变;1981年格里奥斯44M -4定型,此后逐渐延伸出一个庞大的镜头家族。Helios44系列是史上最大的标头系列,前后由不同工厂生产发展出各种版本近20种,不过不管怎么变镜头的结构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from ZENIT官网) 从1958年开始Helios44系列在分别在两间工厂生产,但是通常我们见到helios的镜头上会有三钟厂标,下面我们就来说说Helios的生产工厂。BTK即“克拉斯诺戈尔斯克的Biotar镜头”中的“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其实指的就是克拉斯诺戈尔斯克机械工厂 俄文名:Красногорский 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Завод BelOMO VALDAI(KMZ子工厂) Helios 44镜头是典型的双高斯结构的大光圈标准镜头,6片4组在光圈两侧对称布置,其中靠近光圈的那一组是双胶合镜片双高斯结构使得该镜头可以轻松提供F2的大光圈,同时能够自动校正很多像差。但是由于早期双高斯结构设计上的问题,光圈全开时像场边缘部位的球形畸变校正不彻底,导致焦外光斑被压缩成椭圆形状,越靠近边缘变形越厉害,当焦外是明亮的杂乱光斑时能够形成所谓“漩涡散景”或者说“螺旋焦外”。 目前已知系列列表 国内玩家手中的这款镜头,大部分压圈标注Helios字样,有的如44-3标注Гелиос字样,前者为外贸版本,后者为苏联国内使用版本。 以下是镜头展示,部分摘自网络: Helios44 M39 快门臂版,仿早期EXA口小B 厘米版Helios 44 13片羽 M39 毫米版 Helios 44 8片羽 M39 斑马版 Helios 44 8片羽 M39 黑色版 Helios 44 8片羽 M42 |
以上图片转载自:http://www.photoing.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802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