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尼康的胶片相机,我们可能会联想起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快门速度高达 1/4000s 的一代传奇机械单反 FM2;尼康生产时间最长的顶级单反常青树 F3;由意大利人乔治亚.罗设计,有着亚平宁血统的第一代 af 机 F4……无论是哪一款尼康单反,F这个字母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尼康公司的灵魂里,就如同字母 M 之于徕卡一般。
这一切传奇的开始,要追溯到 1959 年。这一年,尼康的前身——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Kogaku K.K)发布了自家的第一代 135 单镜头反光相机——尼康F。这台相机,在彻底改变了这家企业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创了世界相机制造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专业级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在了解尼康 F 之前,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 20 世纪 50 年代。二战后的十年,是世界相机制造飞速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中画幅相机虽然依然作为摄影师手中的主力机器,但随着使用更为轻便的 135 相机的流行,各大光学厂商在 135 相机的战场上展开了角力。在地域上,在德国依然代表着最顶尖的光学工业同时,苏联则借着从德国人手中接收的一批蔡司的原材料和生产线在社会主义阵营起势,而日本的光学工业也随着战后的经济重建初露峥嵘。这十年里,涌现出了一批相机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作品。在 120 中画幅领域,搭配福伦达看家镜头海利亚(Heliar)的 6×9 皮腔折叠机 Bessa ii 成为皮腔机的经典,而 1954 年生产的搭配 APO-Lanthar 镧系镜头的 Bessa ii 更成为收藏家可遇而不可求的一代铭机;福伦达的死对头禄莱,则凭借着 Rolleiflex 2.8 与 3.5 系列几乎横扫整个 50 年代的中画幅市场,禄莱也成为了双反当仁不让的代名词;在距离德国不远的瑞典,一位叫做维克多.哈苏的相机制造商,设计出一款模块化的中幅单反相机 500C,标志着哈苏辉煌的 500 系中幅相机的起点。
在 35mm 领域的角斗则更加激烈。1950 年,老牌光学大厂福伦达一口气推出了两款 35mm 旁轴相机——至尊(Prominent)与后来被人戏称为“天线机”的维提萨(Vitessa)联动测距旁轴照相机,拉开了 50 年代旁轴大战的序幕。同年,另一光学大厂蔡司推出的伊康女伯爵(Ikon Contessa 35),成为全世界第一台内置测光表的旁轴相机。1954年,徕卡的前身徕兹公司发布的M3联动测距旁轴相机登场,这一划时代的作品,几乎制霸了整个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 135 相机市场,同时也标志着徕卡 M 系列传奇的开始。除了这些我们熟悉的光学老厂,还有来自西德的柯达(Kodak AG),来自苏联的 KMZ,Fed,东德的潘太康(Pentacon),等等。50 年代的相机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成就了这一段人类光学史上的黄金时期。
当欧洲的光学制造如雨后春笋一般复苏和兴起时,彼时的日本光学,虽依然处于向世界光学前沿的德国学习和模仿的阶段,但一些厂商与机型已经在世界上初露头角。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Nippon Kogaku K.K)和它在 1957 年发布的旁轴相机尼康 SP。尼康 SP 当时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徕兹公司风头正盛的徕卡M3联动测距旁轴相机。在这之前,日本光学工业曾经于徕卡 M3 发布的同时(1954 年)发布了联动测距旁轴相机 S2,然而这个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徕卡相机设计的产品,只能成为徕卡相机众多的模仿者之一,而无力与M3正面叫板。面对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日本光学倾注了所有心血,在 S2 的基础上,结合徕卡 M3 在使用上的一些不足,改进出 SP 机型,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尼康SP于1958年在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亮相全世界,相比于徕卡 M3,尼康 SP 容纳了多达 6 个对焦框的取景器(徕卡 M3 的取景器只有 50mm,90mm 与 135mm 线框,而尼康SP的取景器线框比其多了 28mm,35mm 以及 85mm,90mm 则改为105mm),这种 6 线框取景器一直到了徕卡 M4-P 才出现。除此之外,尼康 SP 创造性地发明了镜头焦段线框照明系统(改善了弱光下线框不清楚的弱点),并为 SP 提供了可靠的驱动马达附件,在后期生产中,尼康 SP 还采用了更为坚固的钛帘快门。这些种种在徕卡 M3 上找不到的独特优势,使这台机器被认为是徕卡 M3 最有力的挑战者。
不过,虽然尼康 SP 让人们了解并且开始正视来自日本的这家光学企业,但尼康 SP 本身作为一台旁轴相机,则颇有些生不逢时的意味。50 年代末期,随着单镜头反光相机研发的进步,越来越多厂商意识到,135 单反相机会成为未来相机发展的主流。旁轴相机相对于单反的劣势也在这时显现出来——旁轴相机无法兼容超长焦与鱼眼镜头,过长的最近对焦距离也使得微距镜头无法很好地应用在旁轴相机上。相比之下,单镜头反光相机能够兼容从鱼眼到超长焦在内的所有镜头,这意味着单反可以拍摄更多的题材。除此之外,单反的制造研发成本也低于旁轴相机,因此逐渐受到相机制造商与摄影者的追捧。
尼康F,是日本光学工业生产的第一台 135 单镜头反光相机,但并不是全世界,也并不是全日本的第一台 135 单镜头反光相机。全世界第一台有记录的 135 单反相机是1936年Ihagee公司生产的 Kine Exakta(爱克山泰)。然而这台135单反相机的推出,并没有受到摄影师们的广泛欢迎,因其存在两个最致命的设计缺陷:一是腰平取景,二是反光镜在释放快门后无法自动复位。这些问题在面对眼平正像取景的旁轴相机面前,成为了早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致命缺陷。
在 20 世纪 50 年代 135 旁轴市场的竞争如火如荼之时,单反相机的市场也并不宁静。虽然在与旁轴相机的第一次交手中被击败,但各大相机制造商对单反相机的研发却没有停止。解决腰平取景与反光镜复位的瓶颈成为了摆在相机制造商面前的技术难题。1939 年,德国KW公司(Praktica 公司的前身,国内译为百佳)推出的 Praktiflex 单反相机解决了反光镜复位的问题,到了 1949 年,腰平取景的问题被蔡司公司解决——通过采用五棱镜取景器,使取景器里的像变成正像。而第一个采用五棱镜取景器的 135 单反相机,便是东德蔡司公司的 Contax S 型单反相机。五棱镜取景,也成为了后来所有单反相机取景器的设计思路。
进入 50 年代后,单反相机的研发中心从德国逐渐转移到了日本。1952年,宾得(Pentax)公司的前身——旭日光学(Asahi Optical Co.)发布了 Asahiflex 单反相机,这款相机以 Praktiflex 为原型进行设计,成为日本的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然而,这一款相机并没有像Praktiflex那样解决反光镜复位与腰平取景的问题。1954 年,旭日光学改进并推出了 Asahiflex IIb 单反相机,加入了相机自动控制反光镜复位的功能,为之后进一步的改进奠定了基础。终于在1957年,旭日光学推出了技术更为成熟,采用了五棱镜取景的 Asahi Pentax 单镜头反光相机,在日本 135 单反相机市场拔得头筹。
随着旭日光学在 135 单反相机上的率先突破,日本厂商纷纷开始将重心逐步转向135单反相机的研发。1958 年,美能达公司推出自家的第一款 135 单反 SR-2,同样采用五棱镜取景。1959 年,佳能公司也研发出了自家的第一款 135 单反Canonflex,并投放市场。同一时期,远在西德的蔡司公司推出了经典的 135 单反 Ikon Contarex,一鸣惊人,因其相机顶上硕大的原型测光表窗,这一相机也被摄影发烧友们称作“牛眼相机”。到了 50 年代末期,随着徕卡 M3 在 135 旁轴相机领域的霸主地位尘埃落定,135 相机竞争的战场从旁轴逐渐转移到了单反,德日厂商在 135 单反相机领域,已有群雄逐鹿之势。
尼康大 F,就是在这样一种市场背景下被研发出来的。
事实上,早在 1957 年以前,日本光学工业的研发人员就敏锐地意识到,单镜头反光相机会成为未来相机发展的主流。因此日本光学工业对于 135 单反相机的研发,早在 50 年代中叶就开始进行。到了 1958 年,即尼康 SP 上市的第二年,日本光学工业决定,停止尼康S系旁轴相机的生产线,全力支持尼康 F 单反的研发。壮士断腕,牺牲掉了当时在旁轴领域有机会与徕卡 M3 形成正面竞争的 SP,顺市场趋势而动。于是一年后便有了尼康F单反相机。
尼康 F 的外形,由日本著名设计师龟仓雄策负责设计。或许是因为与尼康 SP 同时期研发的缘故,尼康 F 的机身与尼康 SP 几无差别,因此尼康F也被称为“加了五棱镜的尼康 SP”。尼康F的命名,则取自英文单词 Reflex。考虑到 R 的发音在某些国家有些困难,于是决定将这一型号统一命名为 F。1959 年 3 月,尼康F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相机展上亮相。其硬朗的线条设计,扎实的做工,几乎不计成本的用料,再加上尼克尔镜头本身出色的素质,甫一亮相便引起欧美市场的轰动。尼康F此后也逐渐成为了日本专业单反相机的代表。
尼康大F有黑色与银色两种颜色,又根据测光顶的不同,可分为最早期的尼康尖顶大 F(1959-1974),尼康大 F Photomic(1962-1966),尼康大F Photomic T(1965-1966),尼康大F Photomic TN(1967-1968),以及尼康大F Photomic FTN(1968-1972)。其中,尖顶大F无机内测光表,大F Photomic为Cds测光表,大 F Photomic T 则改进为TTL测光表,而大 F Photomic TN 在 TTL 平均测光的基础上加入了独特的中央平均重点测光,最后一代大 F Photomic FTN加入了半自动最大光圈提示,取景器内也能够看到快门速度。
从收藏的角度而言,尖顶大 F 因其产量早,用料奢侈,颜值高而最受到藏家的推崇,价格也水涨船高。这其中黑色大f的收藏价值更高,价格也更昂贵。据说有一批销往德国的尖顶大 F,由于铭牌 Nikon 与蔡司当时的相机品牌 Ikon 冲突,而改为Nikkor。这一批大F数量稀少,因而也成为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从实用的角度而言,Nikon 大 F 的最后一代带有 TTL 的大 F Photomic FTN 则最为实用。不过个人以为,如果真的要追求实用主义,大 F 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尼康大 F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挡子弹的故事。20 世纪 70 年代,战地记者唐.麦库宁在跟随越南军队前往柬埔寨金边期间,其所在军队两度遭遇伏击。第一次遭到伏击时,麦库宁所使用的尼康大 F 为他挡下了一枚子弹,让他幸免于难。然而第二次中伏时,麦库宁被迫击炮弹炸至重伤,然而在被送往战地医院的过程中,麦库宁依然用这台被子弹击中的大 F 进行拍摄。这段经历也被传为尼康大F历史里的一段佳话。
我手上的这一台大 F,属于尖顶大 F。对于我而言,大 F 那迷人的金字塔形军舰顶,其美感要远胜于加装了测光表的大 F。值得一提的是,从 70 年代(机身编号 7000000)之后,尼康大 F 的机顶上不再刻有“NIPPON KOGAKU TOKYO”字样,而是由 NIKON 取代。我猜测,可能的原因是日本光学工业在撤下尼康 SP 的生产线后,仍然保留大量尼康 SP 的零配件,于是就地取材,在大 F 上使用了一些 SP 的配件(因为尼康所有的旁轴相机的机顶刻字都是“NIPPON KOGAKU TOKYO”)。个人觉得,这个“NIPPON KOGAKU TOKYO”的商标要比后期的 NIKON 精致一些。
我手上的大 F 所配的镜头,是尼克尔 H.C Auto 50mm F2.0 镜头。这一镜头虽然没有它的同门大哥 50mm F1.4 那样流行,但从锐度上来说依然可圈可点,保持了尼康镜头一贯从中间到边缘的高锐度与高反差风格。不过无论是大光圈焦外这种硬性指标,还是层次感与氛围这种玄学要素,这支镜头还是无法与标头之王 Summicron 50mm F2 相提并论。回国之前我捏了几卷 Agfa Vista 100 胶卷,出片之后,我将这个组合形容为“浮世绘中画着日式妆,穿着素净和服的女子”,色彩有种古典式的清丽,但总觉得缺些深度。
下面上一些用大 F 与 50mm F2 尼克尔镜头出的片子。
这台尖顶大 F 陪伴了我短短 1 个月的时光,因为焦段与我所使用的 M6+Summicron 50 F2 重复,且镜头成像素质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回国之后就暂时放在了国内,等到之后有机会配上一支 ais 105mm F2.5 或者 ais 28mm F2 ,再来更新这台机器的故事。
我们也许可以去设想,假使日本光学工业在 50 年代末继续尼康 SP 的生产与改进,如今会不会成为日本的徕卡。然而我想,如果是那样的话,尼康可能就不会开创F系列单反,乃至整个日本单反的王朝,更不会在未来成为日本专业级单反相机制造的代表。对于尼康的竞争者们而言,尼康F系列专业级单反的不断革新,也给了竞争者们研发与改良自家单反品牌的动力,才会有后面美能达的第一台自动对焦 AF 机 α-7000AF,才会有佳能出色的 EOS 系列。单反相机与镜头的研发一日千里,日本也最终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相机制造的中心。这或许正是尼康大 F 的伟大之处——它不仅仅开创了尼康专业级单反的王朝,更是成为推动整个日本,乃至全世界专业级单镜头反光相机的研发与变革的源头。57 年过去,当这台机器安静地躺在我的面前时,它所承载的,是一个伟大时代的起点。
暂无评论